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国际标准是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作为国际通信标准化的奠基者和引领者,1865年《国际电报公约》的签署开启了国际电信联盟(ITU)16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自1920年加入国际电信联盟,始终恪守大国责任,深度参与全球数字治理体系构建,推动形成开放包容的标准生态,为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促进信息通信业全球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彰显数字时代的大国担当。
中国与国际电联:
从追随到合作的跨越
国际电联是联合国专门负责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的权威机构,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多边平台。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各国携手推动全球通信事业蓬勃发展,经过百余载持续投入和数代人不懈耕耘,实现了从标准追随者到规则共同制定者的角色升级,从技术学习者到创新贡献者的能力跃迁,从单点参与到体系化合作的格局突破。
截至2025年3月,中国共有110余家成员参加国际电联标准化工作,居成员国之首。在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的10个研究组和1个词汇标准化委员会(SCV)中,中国专家担任1个主席和10个副主席职位,形成了一支专业过硬的高水平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在2022—2024研究周期内,中国牵头制定国际标准400余项,是国际标准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面对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中国立足自身数字化转型实践,在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技术,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着力推动本土实践成为国际共识,持续为全球数字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实践经验。
我国多位专家与国际电联共同成长并作出重要贡献。我国推荐专家赵厚麟先后担任两届电信标准化部门主任、两届副秘书长、两届秘书长,推动牵头制定3G/4G/5G关键国际标准,加快移动通信技术全球普及,发起“连通目标2020”倡议,显著提升发展中国家网络覆盖率;积极倡导数字包容政策,致力于缩小全球数字鸿沟,为构建更加公平、包容的数字世界作出卓越贡献。先后30余位专家担任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研究组主席、副主席等重要职位,覆盖未来网络、光通信、多媒体通信、网络安全等多个核心领域,推动发布一系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助力构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国际标准体系,有力推动全球信息通信产业发展。
积极参与规则标准治理
贡献中国力量
强化标准规则规制共商共治。中国持续加大力度研究并深度参与国际电联规则制定工作,在2024年举办的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最高级别大会世界电信标准化全会(WTSA—24)上,推动形成人工智能、车联网和加强下一代专家参与标准化活动等5项新决议。积极参与网络安全、绿色低碳、新兴网络等重要决议的讨论和修订,为后期具体标准研制打好坚实基础。
助力传统通信技术创新发展。推动光传送网(OTN)和城域传送网(MTN)国际标准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制定数据中心、通信基站与通信网络绿色方案、能效要求、碳排放核算及数字技术赋能等低碳转型方面的标准,不断强化支撑可持续发展方面标准供给能力。在智慧城市和各垂直行业应用领域,加速研制智慧能源管理、智能电网、智慧交通等场景标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形成降本增效与资源优化的新质生产力。
推动新兴前沿技术前瞻研究。在2022—2024研究周期,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智慧农业、自然灾害管理以及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推动成立7个焦点组。积极推动人工智能、量子密钥分发(QKDN)、固移卫融合(FMSC)通信等国际标准体系建设。尤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牵头成立了国际电联首个人工智能国际标准的研究课题组,由中方专家担任报告人,推动发布了人工智能芯片测试、大模型基准测试、人工智能平台、具身智能及数字人等多个重要系列标准研制。
深化国际合作
迈向开放包容的数字未来
当前,全球数字技术创新密集活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驱动信息革命深入发展,深刻影响着全球创新版图、产业生态、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愿与国际社会携手,在国际电联一如既往地发挥建设性作用。
深化全球创新协同,依托联合研发中心、技术开源社区等载体,加速5G-A/6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突破,推动全球数字技术持续创新,推进全球新兴产业发展。
共同制定国际标准,构建多维度国际合作网络,搭建标准化对话平台,完善协商机制,降低技术准入壁垒,提升标准体系的兼容性与透明度,促进全球产业链高效协同。
共创全球治理合作,支持国际电联在数字包容领域发挥核心协调作用,支撑制定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国际数字治理规则,与各国一道构建全球数字领域的命运共同体,共创高度互联、智能普惠的数字文明新时代。
来源:中国工信新闻网 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