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国际业务“布局—治理”双螺旋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发布时间: 来源:

  中国联通国际有限公司针对国际化治理滞后、资源分散、风险高发的情况,创新提出“布局—治理”双螺旋模式,以三级梯度治理体系为核心,融入BLM(业务领先模型)战略规划与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执行闭环,推动国际业务从物理覆盖向能力扎根转型,实践成效显著。2024年,中国联通境外分支机构增至41家,国际业务收入124.7亿元,同比增长12.9%,净资产收益率提升至14.4%,实现“无亏损机构、无重大风险事件”的“双无”目标,为央企国际化探索提供了可复制的“联通样本”。
 战略驱动三级治理创新
  联通国际以BLM模型为框架,突出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在境外分支机构设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通过事前算赢明确目标市场、损益测算、现金流及牌照运营规划,同时设计“核心区—大区—国家市场”三级治理体系,确保战略与区域需求的精准对接,从而显著提升治理效能。
  构建核心区创新枢纽。在港澳核心区,依托“一国两制”政策窗口,采取“高度自治+本部赋能”模式,打造科创与数据枢纽。设立中国联通(香港)创新研究院,联合鹏城实验室攻关跨境光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时延压缩至5毫秒,支撑中资机构高频交易效率提升40%。2024年共打造6个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创新研发类收入突破3亿元。
  统筹大区资源效能。在大区市场,推行“总部直管+本地化支撑”模式,将大区作为联通国际本部在区域的分布式统筹单位,实现辖区内资源整合与效能提升。欧洲大区以英德双运维中心解耦运维职能,在德国设立网络建维中心,实现网络资源集中管控、智能化运维及对欧洲大区其他国家公司的就近支撑。美洲大区以美墨双总部解耦管理职能,北美总部聚焦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南美以墨西哥为支点强化营服能力,加速能力覆盖南、北美洲全境。
  赋能国家市场敏捷拓展。在21个国家子公司以“属地拓展+管家服务”为抓手,推行“3+N”敏捷团队模式(固定销售、技术、支撑各1人,按需调用资源)贴近需求。按照“地理相近、时区相同、人文相亲、业务相关”的原则划分责任田,新兴市场盈利周期缩短至12个月,2024年收入破亿公司增至10家,资产负债率稳定在35%以下。
  执行闭环提升治理效能
  联通国际以PDCA闭环为轴,从治理创新到能力输出,推动战略落地成效显著。
  建强营服组织,提升发展动能。探索境内外营服一体化协同模式,以全功能团队建设为抓手,在境内实现国际业务专项培训认证100%覆盖并实施百人计划,在境外聚焦欧洲、非洲、南美、南亚空白市场新设至少3家机构,提级管理中东、中亚、拉美、欧洲分部,建成3个战略业务单元和6个潜力单元,加快海陆缆、海外DC等资源卡位布局,全面激发一线作战能力。
  推动能力建设,构筑竞争优势。推进全球能力共享平台建设,14个专业部门打造集约化共享能力并嵌入一线,建设售前方案支撑、财税账务、法律合规、云网数安和科创体系5大分布式能力共享中心靠前布局全球跨时区协同,深化“特战队”模式落实项目制激励,同时输出5G+工业互联网、智家业务等优势能力出海,就近支撑一线高效开展各项业务。
  强化统筹管理,导向规模发展。境内聚焦4+1客户群、6大场景联合营销并通过中国联通经分会等统筹资源,境外锚定主航道业务优化八大流程,数智化构建“AI+智慧运营”体系并打造三大数智应用驾驶舱,探索股权投资等新模式开辟增长空间,确保流程驱动敏捷运营与合规高效,牵引国际化规模发展。
  制度、能力与政策的三重突破
  制度、能力与政策的协同创新是“布局—治理”双螺旋模式成功的关键。
  加强战略驱动,全球布局显成效。以BLM战略规划为牵引,事前明确客户市场与损益目标,全球分支机构达到41家,其中“一带一路”地区分支机构达到28家。以全新的7个大区(本部直管、东盟、东亚、欧洲、美洲、中东非、俄中亚)作战阵形,塑造全球协同增长格局,各分支机构找准自身定位,发挥应有作用,共同做优做强做大,拉动国际化发展的起势腾飞。
  强化网业协同,精准投资促提升。在高质量发展中秉持网业协同的战略导向,通过精准投资决策与高效资源配置,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8%。全球分支机构中所有法人实体子公司均保持盈利无亏损,资产负债率均低于国资委管控线,均具备现金流自我造血能力。
  强化风险防范,提升监督保障能力。推动国际标准化ISO 37301全球合规管理体系升级,122项合规要求嵌入流程。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有效保障境外商业存在和合规运营。深入开展跨境腐败治理,聚焦6个方面、12个问题制定了21条整改措施,完成整改闭环。安全能力持续提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序开展,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
  “真正的国际化,不是在地图上延展边界,而是让‘布局—治理’双螺旋深植企业血脉,让每一次开拓都沉淀为可持续发展的基因。”联通国际以“布局—治理”双螺旋模式,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能力扎根的质变。未来,随着数字技术与全球生态的深化融合,这一模式将持续进化,在“一带一路”的广阔图景中,为央企全球化书写兼具中国智慧与国际视野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工信新闻网 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