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信息通信业发力重点

发布时间:2025-10-28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据介绍,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多处涉及信息通信业,包括低空经济、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第六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明确了“十五五”期间行业发力重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围绕“十五五”时期产业发展作介绍时表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创新育新和强基增效。在创新育新方面,《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强基增效方面,我国已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邮政快递、电力、宽带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议》提出加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举措,将更好地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融合、安全高效发展,发挥更强支撑保障作用。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就人工智能、加强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内容作介绍时表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持续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推动人工智能加快发展。一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持续加强人工智能战略研究和科技攻关,在基础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二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和质量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底,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超过4500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协同创新产业生态加速形成。三是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人工智能+”已深入制造、金融、医疗等重点行业领域,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他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建议》要求,持续加强“十五五”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体系化部署。一是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开发新的模型算法、高端算力芯片,不断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根基。二是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保障等深度融合。三是加强人工智能治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不断健全治理机制。四是推动国际交流合作,让人工智能成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推动普惠共享。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阴和俊介绍,“十五五”时期,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培育壮大一批新兴产业,在量子科技、生物科技等领域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积极运用数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要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来源:中国工信新闻网 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