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信是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我国积极推进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在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效能、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急通信保障有力有效。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保障任务。高效开展应对京津冀暴雨洪涝灾害、甘肃积石山地震、超强台风“摩羯”等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有力保障了抢险救灾指挥救援和灾区群众通信畅通。
协同联动机制持续完善。14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加强应急通信保障工作顶层设计,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联动机制。建成国家通信网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对全国通信网络运行的实时监测,高效支撑“部—省—企业—现场”四级指挥联动。
“空天地”一体应急通信网络初步建成。天通、北斗、高通量多制式卫星通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创新发展、有效应用。在全国部署300余架各型应急通信无人机,建成国家应急通信融合接入平台,实现无人机空中基站统一接入和管理。在灾害易发地区建设1500余个超级基站,重要设施全部实现“多路由、多节点、多电源”保护。
专业应急通信保障力量体系基本形成。批复设立西藏应急通信综合保障区域中心等国家应急通信综合保障区域中心,建有3400余名专业保障人员的33支应急通信一类保障队伍。加强卫星通信车、背包卫星通信基站、无人机等各类先进适用应急通信装备配备。推进天通终端、北斗终端等小型易用装备物资向基层预置,建设完善装备物资储备和维护管理机制。
来源:中国工信新闻网 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