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化转型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经济、社会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定为“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凸显了数字技术在推动性别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双重使命。
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之一,中国在网络建设、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在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性别平等、赋能社会公平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政策引领、技术创新,全方位赋能女性发展,致力于让每个人平等受益于“数字浪潮”的红利,充分掌握新兴技术催生的新技能,把握新机遇,享受新服务,为数字技术普惠共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为数字普惠提供中国方案
国际电信联盟表示,世界正在缓慢地向互联网使用的性别平等迈进,但性别、地理和经济方面的差距均为互联网的平等接入增加了阻碍。国际电信联盟呼吁全球通过技术普惠和社会公平措施缩小数字性别鸿沟,尤其关注女性在数字化进程中的平等参与和权益保障。
作为数字经济的先行者,中国在促进数字技术普惠共享,实现数字时代“一个都不能少”方面始终走在前列。从网络基础设施到人工智能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从城市中心到偏远乡村,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型的红利正在惠及每一个“他”和“她”。
网络基础坚实,“信息高速路”四通八达。今年是电信普遍服务实施10周年。10年来,10批电信普遍服务建设项目把一座座基站建在崇山峻岭,把一条条光缆拉进千家万户,弥合着一道道“数字鸿沟”,将数字红利洒向各个角落。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439.5万个,实现“乡乡通5G”,行政村通5G比例达90%;在千兆光网“县县通”的基础上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在全国86个城市的168个小区、工厂和园区试点部署;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900万。
创新应用落地,持续赋能千行百业。DeepSeek火爆“出圈”,人形机器人能搬重物、拧螺丝;无人机配送让外卖“打上飞的”;“AI+智能问诊”成为24小时在线的“家庭医生”……今天,“5G+”“AI+”创新应用落地开花,不断为千行百业和千家万户注智赋能。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0.68亿户,千兆宽带用户达到2.18亿户;AI手机、AI电脑、AI电视等新型智能终端不断走进千家万户。在行业应用领域,“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超1.85万个,累计遴选700家高水平5G工厂,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0个,在采矿、港口等行业实现规模复制,在医疗、教育领域实现全流程全场景覆盖;自主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重点工业领域规模化部署加快。
产业创新引领,新技术不断突破。5G、算力、AI、6G等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持续加大,推动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培育未来产业取得成效。目前,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在全球占比超42%,技术产业实力全球领先;工信部指导成立IMT-2030(6G)推进组,凝聚合力推进6G创新,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等50余项研究成果,组织对通感一体化、无线AI等6G关键技术开展测试验证,加速技术成熟;卫星互联网、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这样一张成绩单,正在把数字红利带到每一个角落,赋能每一个人,为弥合数字鸿沟、缩小性别差距,助力全社会公平享受数字技术红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数字时代让“她力量”绽放
当前,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赋能创新发展。其中,女性是参与者、受益者,更是重要的贡献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工作。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在解决性别数字鸿沟等新挑战上有所作为。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女性正以丰富多彩的姿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数字技术打破时间、空间束缚,为女性提供了更多、更灵活的就业机会。《淘宝平台女性创业报告2024》显示,淘宝主播中女性占比高达80%,淘宝“云客服”中女性占比达到85%。近五年新加入淘宝的创业者中,“00后”女性的比例逐年提高,同时来自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地区的女性创业者占比逐年增加。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为女性更好地享受教育、医疗等社会福祉提供了新动能。基于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通过“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模式向农村、偏远地区流动,普惠更多女性。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女性科技人才活跃在信息技术的各个领域,为我国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数字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成为推动信息技术高质量发展的“半边天”力量。相关调研数据显示,信息技术各领域女性科技人才占比达到25%左右。
今天,数字经济下涌动着越来越多的“她力量”。然而,在世界范围内,性别数字鸿沟依然存在。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互联网使用率男性占比达70%,女性为65%,差距达到1.89亿人。有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大型机器学习公司的技术岗位上女性员工仅占20%,在AI研究人员中的比例更低,占12%,在专业软件开发人员中仅占6%,国际高水平人工智能会议上只有18%的重要参与者是女性,80%以上都是男性。
因此,缩小性别数字鸿沟、推动技术普惠与社会公平,任重而道远。
要进一步夯实数字基础设施,着力弥合数字接入鸿沟。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未来要坚持适度超前深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进一步夯实泛在互联的数字基础设施,弥合数字接入鸿沟。
同时,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赋能女性,探索应用新技术创造新数字服务场景和内容,着力从缩小接入鸿沟转向缩小使用鸿沟。
要进一步提升女性数字技能和素养,着力缩小数字使用鸿沟。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2025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将加快弥合数字鸿沟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要持续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赋能女性,探索应用新技术创造新数字服务场景和内容,从缩小接入鸿沟进一步转向缩小使用鸿沟。鼓励电信运营企业等开展面向农村女性等群体的数字技能培训,重点教授电商运营、网络直播等实用技能,为更多女性提供数字时代的就业机会。
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每个人都是一分子。我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应用方面取得的瞩目成绩,为缩小数字鸿沟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更为国际社会推动数字技术公平普惠提供了中国方案。值此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60周年之际,我国信息通信业将积极响应国际呼吁,持续深入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覆盖广度和深度上久久为功,着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为缩小数字性别鸿沟、促进社会公平,实现数字时代“一个都不能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工信新闻网 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