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有“国际范儿”!我国中小企业扬帆出海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07-02

  6月27日至30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在广州举行。作为一场极具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性盛会,此次中博会吸引来自5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2000余家企业参展,为国内外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新技术、亮相新产品、谋求新合作的广阔平台。

  技术赋能

  推动中小企业出海迈向新阶段

  越疆机器人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署超过8万台机器人,服务超80家世界500强企业;北京航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大载重无人直升机销往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奥谱天成研发生产的先进光谱仪器出口全球70国……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不断提升,逐步摆脱过去的低价产品出口模式,迈向以技术驱动的高附加值出海新阶段。

  在本届中博会上,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成果引来海外参展人士的广泛关注,一大批海外客商表达了对中国工业产品的喜爱及合作意向。

  埃及梅卢克集团总经理穆罕默德·梅卢克表示:“中国的鞋包产业做得非常好,我之前去过8次广交会,采购过鞋包的原材料、配件等等。”

  广东酷库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展出的酷库机器人咖啡机在本届中博会上颇有“热度”,来自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客商对机器人咖啡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位埃塞俄比亚的客商告诉记者:“用机器人咖啡机做出香浓的埃塞俄比亚咖啡,在我们国家一定很受欢迎。”

  最新数据显示,5月,我国中小企业出口指数为50.7%,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中小企业整体出口势头强劲。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定定建议,未来中小企业要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立足海外实情进行创新突破,以更好满足海外市场需求。

  政策加码

  助力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乘风破浪”

  虽然科技创新有效驱动中小企业出海竞争力提升,但广大中小企业在竞逐国际市场时仍面临品牌影响力欠缺、市场开拓力不足、供需对接存在偏差、易受贸易壁垒干扰等现实问题。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中小企业出海政策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通过提供政策入企服务、市场开拓服务、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跨境金融服务及权益保护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出海服务是该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本届中博会开幕式上,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出海服务”板块正式上线,该板块具有“找商机”“找信息”“找活动”“找园区”“找机构”五大核心功能,全面覆盖企业出海核心需求。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樊颖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出海服务”板块实时汇聚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及39个联合国国际组织发布的高潜力订单与创新合作项目,覆盖新能源、智能装备、绿色消费等30多个前沿领域,年潜在市场规模可达200亿美元。

  据悉,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建设并运营的综合在线服务平台。自2024年7月30日上线以来,已经为广大中小企业出海提供有效支持。

  山东宇影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广良告诉记者,作为全国领先的菲涅耳透镜供应商,公司已在国内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缺乏可靠的渠道信息,海外业务拓展一直进程较慢。得益于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的“出海服务”,公司很快对接到了一家英国企业的菲涅耳透镜需求,并通过邮件与对方达成了业务合作关系。

  李广良说:“中小企业服务网有效弥补了中小企业在出海订单搜索、信息鉴别等方面的不足,对我们开展海外业务给予了有效助力。未来,我们将加大海外业务拓展力度,推动公司品牌‘走出去’。”

  樊颖晖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迭代平台功能,深化线上线下协同与国际合作,结合企业需求,加快建设一个集政策、法律、关税、风险、金融以及出海产品价格预测等服务于一体的‘出海服务大模型’,构建全球领先的国际化服务生态。”

  抱团出海

  打造中小企业出海新优势

  中小企业体量和规模较小,市场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很难在国际市场上通过“单打独斗”站稳脚跟。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日益完善,中小企业逐步从“单兵作战”转向“抱团取暖”,通过“政府支持+产业链协作”的抱团出海模式竞逐国际市场。

  在中博会现场,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他们正在与上下游客户组团开拓国际市场。该工作人员自豪地说:“经过711次试验,我们攻克了宽幅超薄不锈钢精密箔材技术难关。当前我们的宽幅手撕钢高价畅销全球。与上下游兄弟企业组团出海,让我们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表示,将支持中小企业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支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效率、韧性、活力等方面的作用,共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合作生态,进一步助力全球中小企业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赢发展。

来源:中国工信新闻网 人民邮电报